本文標題:"植物中珠孔質外體微觀結構研究電子顯微鏡"
發布者:yiyi ------ 分類: 行業動態 ------
人瀏覽過-----時間:2017-4-14 17:14:41
植物中珠孔質外體微觀結構研究電子顯微鏡
珠孔質外體
珠孔是花粉管由子房、胎座進入胚珠、胚囊的入口。人們曾以為它
是名副其實的孔道,但電鏡觀察發現,至少在一部分植物中情況并非如
此。對向日葵珠孔的專門研究揭示,它的珠孔實際上是一個封閉式結構
。這個區域的組織富含細胞質和細胞外基質,與花柱引導組織的結構十
分相似(圖4—15)。同樣地,珠孔質外體中也含有豐富的鈣和AGP等復雜
成分。花粉管到達后,就在珠孔組織的細胞外基質中朝胚囊方向生長。
有趣的是,在珠孔引導組織的導引下,多數花粉管朝向兩個助細胞中的
一個生長,后者正是吸引花粉管進入胚囊的那個退化助細胞。除向日葵
外,棉花和油菜的珠孔也基本上是封閉式的,盡管其具體結構更復雜些
。在一種莧科植物中還發現,在珠孔質外體中AGP大量分布,構成一條
從珠孔、珠心到助細胞絲狀器的軌道。種種跡象表明,珠孔雖小,卻是
花粉管進入胚囊的最后一道關口,其地位非同小可。
胚囊質外體
花粉管旅行的終點站是胚囊。前文已經說過,助細胞是吸引花粉管
、促使花粉釋放精細胞,以及精細胞向受精靶區遷移的場所。這里有必
要強調,花粉管的進入和精細胞的遷移都離不開胚囊內的質外體的幫助
。助細胞的珠孔端有一種特殊的結構——絲狀器(filiformapparatus)
,它是由細胞壁連同細胞膜向內折疊而成的,借以在不增加細胞體積的
同時擴大壁與膜面積,有利于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屬于后文將提到的
“壁內突”的一種特殊形式。花粉管正是穿過絲狀器的細胞壁,或者沿
絲狀器的邊緣進入助細胞。有趣的是,白花丹沒有助細胞,由卵細胞兼
行助細胞的職責,它的卵細胞具有和助細胞內類似的絲狀器。
至于精細胞的遷移,我們以前說過,在雌性生殖單位形成時,介于
助細胞、卵細胞與中央細胞三者之間的胞間隙,是精子從退化助細胞向
受精靶區轉移的“走廊”。正是這一質外體走廊,為精細胞最終達到卵
細胞與中央細胞之問實現雙受精,創造了必要條件。
由此可見,在受精的幾乎所有環節中,質外體對花粉管的黏附、營
養和導引,以及精細胞的遷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本
節主要從雌蕊的角度談質外體,實際上花粉和花粉管也向外分泌物質,
和雌蕊共同演出一曲在質外體系統中相互作用的大合唱。
后一篇文章:零件機械斷裂壓應力實驗檢測儀器-光學分析 »
前一篇文章:« 禾本科植物的反足細胞共同特征分析顯微鏡
tags:材料學,技術,實驗,光學,金相顯微鏡,上海精密儀器,
植物中珠孔質外體微觀結構研究電子顯微鏡,金相顯微鏡現貨供應
本頁地址:/gxnews/4149.html轉載注明
本站地址:/
http://www.xianweijing.org/